线下娱乐复苏行业竞争加剧 实景剧本杀等新模式引关注 天天速看料
据贝哲斯咨询数据,2022年,全球音乐节市场规模达161.39亿元,中国音乐节市场规模达23.17亿元。预计到2028年,全球音乐节市场规模将达555.79亿元。
(资料图)
开年以来,演唱会、音乐节、剧本杀等线下娱乐全面复苏,有演唱会门票开售5秒内就售罄。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,相关产业也随之进一步发展。
当下最火的线下娱乐形式是什么?相关产业前景如何?从业者又该去何处淘金?
线下音乐节“井喷”
“抢到了吗?” 最近成了歌迷间的最新问候语。5秒内,五月天演唱会门票一售而空,甚至有粉丝质疑主办方与黄牛勾结。
近期,尤其是“五一”假期期间,演唱会热度节节攀高。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系统采集与服务平台数据,“五一”假期期间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15.19亿元,同比增962.2%,较2019年同期增长18.4%。音乐节也呈“井喷”态势。招商证券表示,大型音乐节和演唱会数量较2019年同期增超35%。
太合音乐集团副总裁张晓春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2023年音乐节“井喷”有两个原因。一是许多2020年至2022年暂停的项目推迟到今年完成,造成项目扎堆;二是消费市场回暖,人们的消费意愿提升。
贝哲斯咨询数据显示,全球音乐节市场正在扩大。2022年,全球音乐节市场规模达161.39亿元,中国音乐节市场规模达23.17亿元。预计到2028年,全球音乐节市场规模将达555.79亿元。
“今年的音乐节市场规模明显超过了三年之前。有许多新品牌入局,今年投资人更乐观了。”张晓春说道。
4月份至5月份,除了草莓音乐节、麦田音乐节等由摩登天空、太合音乐等专业音乐公司主导的传统IP,蜜雪冰城、元气森林、隅田川咖啡等消费品牌也纷纷举办音乐节。
张晓春认为,越来越多的“新势力”加入,是市场做大后必然出现的结果。消费品牌吸引的音乐节观众群体与品牌用户画像吻合。音乐节的收入主要由招商、现场二次消费、票房、跨界合作等几方面构成,其中票房收入是主要来源。因此,对消费品牌来说,与其以赞助商的身份参与,还不如自己做。卖票可以回收一部分成本,品牌曝光度等方面也能自主把控,自主权更大。
据记者测算,国内音乐节票价主要集中在200元到1000元的区间,参加人数最高可达数十万人,仅门票收入便可达千万元级别。但另一方面,有业内人士曾表示,国内举办音乐节能实现盈利的企业只占20%。
张晓春坦言,相较于音乐节的市场规模增长速度,入局者增长速度更快。“眼下来看,中国线下音乐节越来越热闹,很多原本没有接触过音乐市场的投资人入局。音乐节数量飙升,观众的选择也变得更多,市场竞争压力会随之增加。未来,音乐品牌要考虑的第一要素仍然是现场体验,此外,购票、入场、氛围、互动以及餐饮等方面,都能够影响音乐节的质量。”
实景剧本杀创新旅游模式
另一个热度很高的线下娱乐项目是剧本杀。小黑探剧本娱乐票房显示,2023年剧本杀票房增长迅猛。截至5月14日,5月份剧本杀全国票房已经达到1.65亿元,4月份票房为2.9亿元。而2022年4月份总票房为5051.02万元,5月份总票房为1.2亿元。
洛阳卡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侃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剧本杀行业2023年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。
艾媒咨询在《2022-2023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发展现状及消费行为调研分析报告》中预测,到2025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448.1亿元。剧本杀的模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。
“随着旅游业的复苏,多地政府将沉浸式剧本杀纳入景区,这种模式或成为剧本杀行业下一个爆发点。”杨侃介绍,2023年“五一”小长假的旅游热让实景剧本杀更受欢迎。“公司与洛阳市政府合作,在4A景区花果山开展实景剧本杀模式运营,今年5月1日景区收入相比疫情前增加1倍以上。同时,线上售票占比增加,这意味着来花果山的年轻人更多了。”
记者了解到,河南洛阳多次举办剧本杀相关活动。例如,洛阳今年4月份举办了“神都奇幻志”全城剧本杀活动,推出《神都诡事录》等17个实景剧本杀项目、《无上龙门》等7个沉浸式体验项目和16个桌面剧本杀项目,是第一个推出“全城剧本杀”的城市。
杨侃介绍,随着剧本杀市场发展进入稳定期,行业也开始寻找下一个投资热点。例如,今年投资人的热钱基本都流向了AIGC领域,剧本杀行业开始探索人工智能的可能性。“传统的剧本创作流程是列大纲、填内容,然后修改、测试、上线销售。核心创作和灵感创作暂时还不会被AI取代,内容填充等是最容易被替代的环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