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搜索 搜索

天天亮点!书法篆刻艺术_书法篆刻

互联网     2023-03-31 21:07:33

1、所谓“篆刻艺术”,不是简单地用“篆书”这一载体去刻印就是篆刻艺术。

2、历数历史上有建树的篆刻家,他们首先是有风格、有个性的篆书家,亦即“以我书入我印”,如:邓石如、吴攘之、赵之谦、黄士凌、吴昌硕、齐白石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3、   传统的篆刻艺术,它的标准是:只有在形成了个性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篆书艺术以后,才可以催生出有个性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篆刻艺术作品。

4、 清代皇帝二十五宝(皇帝奉天之宝)  [1]篆刻,就是以刀代笔,在印材上按照已经写好的书法,或画好的图像,进行刻写。

5、它是中国一门独特的传统艺术,具有实用与欣赏的双重价值。

6、篆刻最常用的字体是篆字。

7、此外,还有隶书、楷书、行书等。

8、篆刻的材料有水晶、玉、金属、兽角、象牙、竹、木、石料等。

9、其中,使用最广泛的是石料。

10、   中国的篆刻艺术之所以丰富多彩、流派纷呈,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,就是入印文字的形体美在起作用。

11、由于千百年来的演变和发展,中国文字的书体复杂多变,具有丰富的艺术性。

12、从体式来看,分为真、草、隶、篆;从艺术来看,各种体式又有不同的书写风格。

13、正因为中国文字具有这些特点,才使得篆刻这门以文字书写形式为表现内容的传统艺术,有了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源泉。

14、   入印文字的采用,一般以大篆、小篆和汉篆(即缪篆)为主。

15、宋元之后,用字范围渐有拓宽,隶书、楷书,甚至行楷等,有时也被引人印章。

16、即以篆书入印而言,流派印章兴起之后,所取范围也日趋广泛。

17、诸如甲骨、兵器、石鼓、诏版、泉布、瓦当等实物上的文字,无一不在篆刻创作的文字取资之内。

18、特别是明清之际,流派作家中的几位巨将,能成功地以自己独具风貌的篆书入印,使篆刻入印文字的借取空前广博,而这也正是形成印章各家各派的基因之一。

19、  以真、草、隶、篆中的一种——篆书来说,就有好多门类。

20、秦以前的统称大篆;秦统一后的文字,称小篆(即秦篆、斯篆);汉代则出现了一种专用于摹印的书体称缪篆。

21、属大篆范畴的,有金文、石鼓文、籀文;秦篆类的包括诏版、权量书体;汉篆则还有汉砖、碑额书体。

22、而且在篆书中,一个字往往出现多种写法,有的甚至多达百余种。

23、但是不论篆书有多少类别和多少写法,归根结底却“万变不离其宗”。

24、  编辑本段篆刻艺术溯源  篆刻艺术是书法(主要是篆书)和镌刻相结合,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现的一门艺术。

25、是将汉字书法的美,与章法表现的美、刀法展现的美及金石自然美为一体,以独立欣赏的表现性艺术。

26、 东汉官印  [2] 篆刻艺术从明清流派算起已有 500年的历史,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发展而来的。

27、古代印章以独特的风貌和实用艺术的表现性,为篆刻艺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。

28、所以,篆刻艺术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。

29、   篆刻艺术与书法艺术一样,经历了一个由实用艺术转化为纯表现性艺术的历史过程。

30、依据史料所知,古代印章中最早的是古玺,大多属于战国时期。

31、古玺分官、私两类,当时不分尊卑都称为玺。

32、古玺是由专门工匠制作,或凿或铸,玺文精细,章法生动。

33、玺文分朱文和白文两种,其特征是:朱文玺边栏宽阔,白文玺有界格。

34、内容有官职、姓名、吉语和肖形图案等。

35、古玺的形状,大小不一,有长方形、方形、圆形和其他各种异形。

36、  古玺是古代人们在交往时,做为权力和凭证的信物,反映了社会实用生活习俗和朴素的审美价值观。

37、在河南安阳殷墟曾发现3枚类似的实物,据此有人推断古玺的起源当在商代,但尚须进一步探讨。

38、  前三方只有图案记号,第四方为战国古陶文“甘司徒”。

39、  到了秦代,皇帝的印称玺,一般人的则称印。

40、秦印文字是秦书八体之一的摹印篆,与秦小篆相近,印文庄重秀丽。

41、在方形的官印上加“口”字格和“田” 字格,在长方形印上加“日”字格,是秦印显著的特点。

42、秦印除官印、私印之外,还有以成语入印的,这种表现形式是后世闲章印的先导。

43、  汉代是玺印发展空前辉煌的时期,更明确约定除帝王印仍称玺外,其余都称印。

44、在官印中有的称章或印章,私印中有的称信印或印信。

45、现在通常使用的印章一词,即来源于此。

46、汉印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为丰富,以缪篆体入印,这种字体与汉代隶书的兴起有关系,结体简化,笔画平整方直。

47、汉印中还有以鸟虫书入印的,装饰性很强,是古代的一种美术字体。

48、  汉印分铸、凿两种。

49、西汉印章多为铸造,其中以新莽时期的印章制作最为精美。

50、  东汉印章以凿印最有特色。

51、因社会动荡,战乱不已,文武官员常调动,封拜频繁,印章来不及铸造,就在印坯上临时刻凿,印文不加修饰,便为急就章。

52、  汉代铸印庄重雄浑,凿印健拔奇肆,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,都对后世的篆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

53、古代使用玺印时还出现一种封泥,又名泥封。

54、封泥初发现时,曾被误认为印范,其实是玺印使用时留下的印蜕。

55、在纸张未发明以前,古人多在简牍上书公文、记帐目、写书信等。

56、在简牍的递寄往来中,为了严守机密和防止杜伪,故在简牍的绳结处加上软泥,然后钤盖玺印,这就是所谓的缄。

57、古时一些物品的封缄也是使用这种方法。

58、由于玺印在泥上的挤压,封泥形成了宽边和套边,白文玺印在泥上钤盖后还会出现翻“白”成“朱” 的特殊效果,不刻意地表现了古拙厚重的艺术特色。

59、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印章,基本上是沿袭汉印的形制。

60、纸张普遍应用,开始使用朱砂调制成印泥,封泥之法废止。

61、因此,用新的印泥来钤盖印章,这就是所谓的“濡朱之制”。

62、  隋、唐、五代直至宋、元时代官印,印面增大。

63、各兄弟民族也效法汉字书法用于官印,印文曲屈回绕,借以填补印面的空隙。

64、但到了宋代发展成为九叠篆,却失去了传统篆书的优美法度。

65、   隋、唐、宋、元时代,书法绘画都有了长足的进展。

66、出于鉴藏书画的目的和书画家在作品上钤盖印章,从而收藏印、斋馆印和闲文印盛行,这是实用的玺印向篆刻艺术发展的重要环节。

67、印章与书画有机的融为一体,印章成为具有文学含义的欣赏艺术,与诗、文、书、画交相辉映,称为金石书画。

68、  此外,中国最早印学理论著作《学古篇》、《宣和印史》、《集古印格》、《啸堂集古录》等对古代玺印都有辑录。

69、书画家赵孟頫以擅长刻圆朱文而著称,为历代后人所效法。

70、   宋、元的很多私印,出自文人之手,很有艺术性。

71、宋代朱记印和元代花押印,非常富有特色,它以用隶书、楷书入印,是后世篆刻家普遍重视的印章范体。

72、  古代玺印制作须出自专门的工匠之手,所用的材料质地,多为金属和玉石等。

73、这些印材虽有耗损极慢和垂诸久远的优点,但硬度高,坚涩难刻。

74、早在古代的玺印中,曾发现有石质印章,在唐、宋私印中也有石刻的印章。

75、据传元末画家王冕最早采用花乳石来刻印,及明代文彭用灯光石(即冻石)刻印,就为文人和艺术家用刀刻印开辟了新的天地,为篆刻艺术发展提供了极好的物质条件。

76、  篆刻流派形成于明代中叶。

77、此时印章从实用品、书画艺术的附属品,而发展成为独特的篆刻艺术品。

78、篆刻一词原为比喻书写篆字和精心为文,“篆谓篆书,刻谓雕刻文章也”。

79、汉扬雄《法言》一书中说“童子雕虫篆刻”,“壮夫不为也”,指谓作赋修辞时苦心孤诣地雕章琢句,以后演变成镌刻印章这一艺术的名称。

80、  篆刻艺术明清两代之际好手如林、派别繁多。

81、篆刻流派一般是以篆刻家的籍贯、姓氏、师承关系及活动区域来命名的。

82、明代中叶到晚清近500年间,出现了篆刻艺术繁荣时期。

83、  明代文彭是书画家文徵明的长子,尤以篆刻擅名当代。

84、他继承与创新篆刻艺术,被后来篆刻家奉为篆刻之祖。

85、他圆珠文印,参以小篆结体,秀丽典雅,最有特色,刀法明快自如,章法安排颇具匠心。

86、  他以“六书为准则”的主张,至今仍是篆刻家所遵循的法则。

87、由于文彭的倡导,篆刻艺术“一时靡漫,畅开风气”。

88、文彭被称为皖派。

89、在皖派中的篆刻家还有归昌世、李流芳、程邃、朱简、苏宣等人。

90、与文彭齐名的何震,(文彭的学生)被誉为“法古而不泥古”的“集大成者”,对后世影响很大。

91、何震一派被称为徽派。

92、属于这一派的篆刻家有王声、董涧、沈风等人。

93、  明代汪关自创白文刻意仿汉,各树一帜。

94、  明代文彭《琴罢倚松玩鹤》、何震《听鹂深处》为代表作品。

95、  清代金石学盛行,以及历代金石文物的大量出土,不少学者致力于这些文物和古代文字的搜集、研究、著述和流播,因而扩大了篆刻家的视野。

96、  清代初期篆刻以程邃最为出色,他篆刻能“力变文(彭)、何(震)旧习”,富有创造性。

97、他的白文印师法汉印,厚重凝练;朱文印喜用大篆,离奇错落,奠定了皖派的基础。

98、  清代中叶篆刻艺术进入兴盛时期,高凤翰、汪士慎、巴慰祖、董洵、胡唐等人的篆刻都能自出新意和富有个性。

99、其中影响最大,成就最高当属丁敬和邓石如。

100、借古开今,成为浙派的开创者。

101、  这一流派又经后继者蒋仁、黄易、奚冈、陈豫钟、陈鸿寿、赵之琛、钱松等8人的继承发扬,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篆刻流派。

102、这 8位篆刻家也称为西泠八家。
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
X 关闭

欧洲医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 ©  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  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